在巨额利益诱惑下,很多企业为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铤而走险,在材料上、财务数据上做假文章。特别是很多中介机构和审计机构,为了快速赚取代理中介费,怂恿甚至暗箱操作为企业“包装”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及以后,如果遇到“伪高企”、“假高企”那么你可能会有点麻烦了~
2019开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抽查进行中,不合格就取消
3月7日,广州市科信局就发布通知强调:将加强对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今年拟认定(包括重新认定高企)的管理工作。详情如下:
1、对2019年申报高企认定的企业实施现场检查
将委托专业机构,委派专家组对2019年度申报高企认定的企业开展现场核查。现场核查的重点是过去三年纳税总额低于各级政府应给予的高新技术企业补贴额度的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或研发场所不在我区的企业以及过去三年纳税申报表未体现研发费的企业。
2、对已认定高企也要重点抽查,不合格就摘帽
重点抽查2017年度通过认定的高企,抽查企业数量不低于该年度认定总数的10%。抽查按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企业抽取,重点抽取以下四类企业:(1)高企火炬统计年报中,研发投入占比低于高企认定要求的企业;(2)高企火炬统计年报中,年主营收入下降高于10%的企业;(3)过去三年纳税总额低于各级应给予的高新技术企业补贴额度的企业;(4)过去三年发生过重大环保、质量安全等事故和列入非正常经营名录内的企业。对经核查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的企业,将依据相关规定,申请上级科技部门取消企业高企资格。
现场检查可不是广州独创,早在2018年,国家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抽查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00家企业,竟有80家不符合条件,占比高达80%。随之而来的就是部分省份对高企实施现场检查,打破了之前只重“书面审核”,不看“企业实际”的惯例。被查出不符合高企标准却享受了税收优惠的企业,巨额“补税+滞纳金”可谓标配!你还别不信,还是给大家举个栗子吧~
前车之鉴:一摘帽“高企”,
9个月就补缴税款2228.49万元
2018年12月18日,上市公司中装建设发布的一纸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公司于2018年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复审,但近日收到《关于公示深圳市2018年第三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的通知》,公司未被列入该名单,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复审未获得核准,因此须补缴1月~9月所得税额约为2228.49万元,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约为16.77%。
无独有偶,另一家上市公司全信股份须补缴1月~9月所得税额约1230万元,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约为10.93%,同样会对公司2018年度的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法定税率与优惠税率之间相差了10个百分点,对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影响颇大。
高企严查!严查什么?
2019,高企严查这6个方面!
高企检查主要分为认定前检查和认定后检查!检查的要点主要是这6个方面:
1、认定前“现场检查”要点
(1)看高新收入。按照相关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对企业取得上述收入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自产产品或服务核心技术难以佐证和说明,想通过基本没戏了!
(2)理顺高新收入和的关系。虽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取得的都可计算在内,但实际评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自主研发”,对于“受让”“受赠”的于公司收入的贡献度证明会做重点核查。
所以,只是简单购买他人专利证书并无实际成果转化,双方也并无实际研发成果合作的“转让”,会被驳回,特别是突击申请软件著作权的非软件公司。
(3)研发费用的合理性。尽管企业提交的资料已经包含了中介机构出具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但在现场检查时,也会看企业的研发费用明细账。如果企业在会计科目中根本没有设置“研发支出”、“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科目,就无法证明报送的研发费用真的就是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不达标,申请高新必然会被否决。
2、认定后“税务稽查”要点
(1)“看长相”,没有科技感的公司名称,这类企业肯定吃亏,这部分企业绝大多数是经营年限已久,行业传统,以原加工贸易企业为主,它们的经营范围跟高新技术领域要求符合度很低,往往只是擦边而已,所以一旦抽中现场考察,真正的高科技元素得不到凸显,很容易被“毙”掉。
(2)看数据,这部分数据以税局稽查为主,高新技术企业60%主营产品收入证明,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对企业取得上述收入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八大领域》规定的范围,这一条如果严格来说,企业只是代理他人的高科技产品都不能算在内,何况从事的行业技术相对成熟,没有附加的创意研发,这一类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收入证明很难站住脚,被相中否决的概率也很大。
(3)看费用,抽查企业的实际研发费支出时,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度和是否有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科目或研发费用台账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很难解释每一笔研发费用支出的合理性,特别是研发费用比例处在达标线左右的企业,一旦被踢掉若干项目的费用,总额上就会因研发费用不达标而被否定。